<acronym id="66666"></acronym><optgroup id="66666"><li id="66666"><source id="66666"></source></li></optgroup>
<track id="66666"><em id="66666"></em></track>

    1. <span id="66666"><output id="66666"></output></span>
      。 -->
      安全生產管理做好這“四步”何愁生產不安全!

        作者:本站編輯  單位: 辦公室   時間:2021-02-24 17:22:13

      安全生產指企業為實現生產安全所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和激勵管理活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點就是通過各種制度措施及時發現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以及潛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有效管控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改善勞動條件防范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從而保障生產安全。

      “小題大做”把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在落實責任的過程中就應該把殺雞也用牛刀的精神亮出來,保證不出現小責任背后的大問題,保證落實到位,才能夠真正將責任落到實處。安全問題無小事,只要有人觸及底線,違者必究。

      人、物、環境和管理是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四個重要因素。安全要素嚴格定義應為三要素,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是預防、控制消除這些不安全因素以保障生產安全。具體表現:



      1
      思想意識


      人的行為受意識支配,不同的思想意識引發不同的行為結果。正確的安全作業方式大多數人即知道也能做到,但為什么不做?原因主要就是雖然有危險但意識不到。作業中雖然存在各種危險因素,有很多不安全行為,但并不都會導致事故、傷害,因此人就容易麻痹疏忽,危險因而也就隨之產生.。

      任何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一個由小到大、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這些不安全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時,也就給日后的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2
      教育與培訓


      不經過安全教育培訓上崗的人往往是安全事故的犧牲品。這些人根本不懂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更談不上有安全防護能力,因而危險經常光顧他們。


      3
      “三違”作怪


      即: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叭`”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重要表現,也是引發事故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自覺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訓,掌握本崗位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施工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危險:可造成某種后果的不良事件,在特定時間范圍內或特定情況下,將發生的可能性。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如果真正意識到是危險,就會采取安全措施。要養成這樣的習慣,隨時想一想“下一步要進行的作業存在什么危險”,“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危險”,然后才進行作業。

      危險藏于細節:企業中的各種“小問題“其實就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個蟻穴。工作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事故。

      班組活動中通過分析操作過程中的動作,發現各種危險因素,并總結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其危險辯識、預知操作步驟如下:

      1.選擇一項操作過程作為分析對象。主要選擇曾重復發生事故時操作或采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操作。

      2.對此項操作進行分析。先把整個操作過程分解成幾個有次序的聯續動作,每一個動作做什么都應詳細寫出來。

      3.辯別危險。對每一個動作都要問問自己這樣做可能發生什么事故,并用下列方法找出答案:


      1

      有沒有物體碰人的危險。

      2

      操作人員會被物體刮著、夾著嗎?

      3

      操作人員會被絆倒或滑倒嗎?是跌倒在設備旁還是跌落在地面上?

      4

      操作人員的推、拉、舉等動作,會使他扭傷嗎?

      5

      作業環境中有沒有毒氣、蒸汽、煙霧、粉塵、熱輻射等有毒有害因素?

      6

      在尋找操作中的危險和潛在事故隱患過程中,必須對操作全過程進行細微的觀察,直至把各種危險和潛在事故都辯識出來為止。

      7

      提出安全操作方法。對每個可能的事故或危險,要問自己或與有經驗的操作者討論怎樣做才能避免事故,提出安全操作方法。


      1、危險源是可能導致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種危險源:事故是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

      第二種危險源:導致約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敗和破壞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這是內在原因也就是管理的問題。

      “人的失誤”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預定的標準,人的不安全行為可被看作是人失誤的特例。人的失誤可能直接破壞對第一類危險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

      “物的不安全狀態”:可以概括為物的故障,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實現預定功能的現象,可直接約束限制能量危險物質措施釋放而發生事故。

      環境因素:指系統運行的環境,不良的物理環境會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誤。

      第一類危險源客觀上已經存在并且在設計、建造時已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事故預防工作的重點是第二危險源的控制問題。

      2、危險源的辨識:是防止事故發生的第一步。只有找到危險源,并對其進行控制,才能防止事故的發生。在危險辨識時確保充分性,應考慮以下內容:所有進入施工場所人員;所有施工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場所和環境。三種時態、三種狀態。


      事故是指人們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發生的、違背人們意愿的、可能造成人們有目的活動永遠中止,同時可能造成人員或財產損失的意外事件。有危險源的存在就很容易發生生產事故,對事故的預防和控制的關鍵是采取教育、安全技術、管理和勞動防護措施嚴格管控。

      1
      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


      安全標志:在操作人員及周圍人員容易產生錯誤、有造成事故危險的場所,為確保安全健康所采取的一種標志。


      2
      配備和佩戴安全防護用品


      施工人員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和不同的專業需要,正確穿戴和使用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規范正確配備佩戴使用勞動保護用品是預防人身安全事故的最直接的措施。


      3
      制止“三違”


      即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這里提出反習慣性違章活動:習慣性違章是指固守舊的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工作中違反有關規章制度、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方法的行為。


      4
      施工現場注意事項


      (1)進入現場帶好安全帽。

      (2)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

      (3)高空作業不許往上和往下亂扔工具、物體。

      (4)非機工、電工不得隨便動用機械、電氣設備。

      (5)起吊物下面不準有人工作和行走。


      5
      安全技術交底


      各級項目負責人必須對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這是安全生產的強制性規定。

      交底主要內容:

      (1)工程項目的施工作業特點和危害因素。

      (2)針對危險因素制定的具體預防措施。

      (3)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

      (4)在施工生產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5)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的應急措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直播

      <acronym id="66666"></acronym><optgroup id="66666"><li id="66666"><source id="66666"></source></li></optgroup>
      <track id="66666"><em id="66666"></em></track>

        1. <span id="66666"><output id="66666"></output></span>